11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明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全面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改革試點25種藥品的采購和使用政策。2020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要品種范圍。
同時,各地要積極采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等方式,按照帶量采購,招采合一、質量優先、確保用量、保證回款等要求,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藥品開展帶量、預算采購。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輪帶量采購可能將在改革試點城市或部分省份率先執行。而《通知》也要求,2020年9月底前,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進行探索,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更為關鍵的是,《通知》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推進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業內普遍認為,從這份通知的部署來看,第二輪帶量采購和一票制的改革或將在2020上半年落地試行。這無疑將給中國醫藥產業再一次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格局將被重塑。
借鑒福建三明醫改模式
各地明年探索帶量采購新規則
毫無疑問,擴大4+7帶量采購的25個品種在2020年已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曾有消息稱,下一輪的帶量采購將在2020年4月啟動。盡管目前這僅僅是坊間傳聞,時間尚不能確定,但據了解,相關部門確實已在部署,采購工作早已在計劃之中。
不過,從帶量采購整體的推進節奏來看,業界還有一種聲音,是將新一輪帶量采購下放至各省自行探索。此次《通知》也要求,各地要積極采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等方式,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藥品展開帶量、帶預算采購。
值得注意的是, 國家衛健委在此次《通知》的解讀中,明確這是對充分發揮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推動全國醫改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三明聯盟成員已覆蓋全國15省的21市32縣,各成員城市將根據機構改革推進進度,分批次上線三明聯盟平臺,以實現聯盟的協同效應。截至目前,三明聯盟平臺已與福建省級采購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每年為上線聯盟城市平均節約20%-40%的藥品耗材采購成本。
另據《銅仁日報》7月12日消息稱,自加入“三明聯盟”藥械聯合限價采購平臺以來,全市公立醫院上半年藥品采購品種價格與去年相比,總降幅達20%以上。
今年8月,三明市市委書記林興祿向國家醫保局介紹了三明市在醫保信息化建設、三明聯盟跨區域聯盟等方面的情況。胡靜林局長對三明醫改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深入總結三明改革經驗并在全國推廣,繼續支持三明醫保信息化建設,并鼓勵三明聯盟做大做強。
不過,國家衛健委也在解讀文件中強調,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一個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不能簡單照搬照抄,不搞“一刀切”。
業內普遍認為,倘若新一輪帶量采購若下放至各省市自行探索,那三明聯盟或將再一次成為醫療體制改革的排頭兵。
鼓勵11省實施一票制
第三方物流將取代醫藥代理商
在此次的通知中,還有一個關鍵的信息點是: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率先推進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
這也就意味著,在國家層面鼓勵在醫療改革地區執行一票制。
目前11個醫改試點省是:江蘇、安徽、福建、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陜西、青海、寧夏。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在這么多省份均要執行“一票制”,直接影響醫院、藥品生產企業、醫藥商業公司的經營、結算模式都將發生重大改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兩票制”已將當前藥品流通格局發生重大調整,而執行“一票制”更是使得醫藥商業公司的功能大大降低,這一政策趨勢將對各類醫藥生產、流通企業產生深遠影響。
早在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就明確要求,醫療機構在采購基礎輸液的時候和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由生產企業直接開具相應藥品銷售發票給各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按到貨時間起算30日內結算款項,嚴格執行一票制。
據了解,截至目前,通過在“三明聯盟”藥械聯合限價采購平臺采購,可享受聯盟價格優勢,藥品采購全面實行“兩票制”,部分實現“一票制”,進一步壓縮了藥品流通環節。
不僅僅是三明聯盟,浙江、山東、湖南、廣東等眾多醫藥大省紛紛下發通知,鼓勵醫療機構與企業之間執行“一票制”結算。業內普遍被認為,這是在為全國同行“一票制”做準備。
隨著4+7全國擴圍逐步推進,在流通領域“一票制”的實施也將成為可能。倘若政策真能落地實施,那將會有大批醫藥代理公司以及自然人消失。
眾所周知,對于傳統商業配送公司而言,除了配送功能,其更重要的主要的核心在于藥品的墊資功能。未來,醫療機構與生產廠家直接對接,那順豐、郵政等第三方物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
不過,對于早已習慣了先打款、后發貨的生產企業而言,取消了代理公司和醫藥自然人之后,意味著其經營風險將會大大增加。有分析人士指出,現在的背景下,生產企業要做的是改變銷售習慣,全國重新規劃布局,利用品牌和產品的資源,培養和發掘誠信、有終端、有資金實力的商業展開合作。
(來源于:小米 健識局)